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
一次心电图异常不可判断是否有疾病的发生,可以再次复查。如果还是异常可以做心脏彩超,可查出T波改变是否由于心脏结构或者是血流的异常所导致。 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 ? 心电图t波改变严重吗 心电图T波改变,缺乏特异性,许多生理因素,可以引起T波改变,如: 1、情绪紧张、焦虑,睡眠不好、心理压力大,通气过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T波改变; 2、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可影响心肌复极,引起T波改变; 3、瘦长无力型体质,或肥胖的青年人也可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等。病理性的T波改变,主要见于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左室肥大、心肌劳损、低钾血症等。 同样,心电图低电压也有心外因素与心脏因素的影响:心外因素如:肥胖、肺气肿、皮肤干燥、皮肤水肿、胸腔积液、肺瘀血等;心脏因素:如弥漫性心肌损害、心肌退行性变、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 心电图的检查,有T波改变,仅有低电压,无如无以上病理情况,又无心脏疾病的证据,则不必担心,多是因非病理因素引起的。必要时可做一下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如无病理情况,则不必再意,可定期复查心电图变化。 生理性改变常见于精神紧张、劳累、熬夜、过度吸烟等;病理性改变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或药物影响等。 心电图怎么看 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1、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QRS波群,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0.04s,深度不足0.15mV,我们将它记做q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Q波;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无论有无Q波,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波就是R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S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S波和s波。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R’(r’)波,向下的波则称作S’(s’)波。因为波的高低不同,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但它也是有限制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间0.08s,可以在0.06~0.10s范围内波动。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应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0.12s便有病理意义了。 T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心室的舒张),以备下一次心室的除极。观测T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1)方向,正常情况下,在Ⅰ、Ⅱ导联中T波是直立的;Ⅲ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T波;T波在aVR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aVL和aVF导联中则是和QRS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胸前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当然,V1和V3有时也会出现T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0.25mV,当V3导联中出现倒置的T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T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2)形态,通常T波的波形是圆滑而有个很自然的顶端。T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3)高度(深度),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0.5mV,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1.0mV。异常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T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u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P-R间期、S-T段和Q-T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熟悉了解这些间期代表的意义是知道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三步。 P-R间期,笼统的可以表示为P波开始至下一组QRS波群开始的时间。它包括了心房内、房室结以及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时间。正常的窦性心律时,它的范围是在0.12s~0.20s,当然在心率加快时,它也可以相应地略为缩短。不过如果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它的时间就会延长或缩短。 ST段,指的是QRS波群终止到T波开始之间的一段时间。正常的ST段是与T波相连的基本位于等位线上的微微上扬的线。观察ST段主要是看它是抬高还是压低,以及他的形态是上斜、水平还是下斜。正常情况下,肢体导联中的ST段可以较等位线抬高0.1mV,也可以略压低不超过0.05mV;在胸前导联V1~V3中ST段也可以抬高最多达0.3mV,在V4、V5导联中ST段的抬高不超过0.1mV,但所有的胸前导联的ST段压低都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上述范围,应该引起大家地注意。正常地ST段是上斜型的;如果出现水平或下斜型的ST段,也是异常的。 Q-T间期,测定的是QRS波群的起始至T波的终结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除极和复极的时间。它的长短是随心率的快慢而变化的,我们常用Bazett氏来进行校正,即Q-Tc=k? (k为一常数),Q-Tc的上限男性为0.39s,女性为0.44s。 精彩推荐: 牛仔裤怎么洗不掉色 秋季养生 衣服染色去除小窍门 手上张小水泡 阴道瘙痒 指甲上有竖纹 安眠药 腿抽筋 副乳
心电图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改变不能说明一定是有某种心脏疾病,T波改变可以有多种原因,如压力大、睡眠不足等非心脏因素都可能导致。尤其年轻的女性出现T波的改变,一般都是非心脏因素为多。 心电图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妊娠期心电图改变主要与妊娠后生理变化有关,妇产科医师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改变,有选择性地治疗处理,对有明显胸闷、心慌不适的准妈妈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加强孕期监控,适当用药处理,降低孕产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心电图t波改变的五种可能: 1、心电图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 2、T波轻微增高无意义。T波显著增高,见于心肌梗塞早期、高钾血症。 3、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劳损、心肌缺血、低钾血症。 4、还有T波倒置明显的,可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 5、心电图T波改变不能说明就是心肌缺血,T波改变可以有多种原因,比如睡眠不好,压力大等非心脏因素,作为年轻的女性出现T波的改变,以非心脏因素为多。 一次心电图异常不可判断是否有疾病的发生,可以再次复查。如果还是异常可以做心脏彩超,可查出T波改变是否由于心脏结构或者是血流的异常所导致。如果是过度劳累所致的话,建议先休息一段时间再次做心电图检查。找到病因才可以施以治疗,如发现问题应及早复查。 心电图检查应对措施 1、孕妇窦性心律不齐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称之为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2、孕妇心电图ST-T异常 ST-T异常是一个心电图描述用语,说明心脏供血功能出现障碍。妊娠中晚期母体血容量增加40-45%,平均增加1450ml,直至分娩,循环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荷,心肌的需氧量也相应增加,随着孕周的增加,在妊娠中晚期血容量不断增多,机体的需氧量也相应增大,足月时达到最高峰,较非孕期增加20% 。妊娠晚期ST-T 改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情绪、焦虑、睡眠等因素有关。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水和钠的潴留,体重增加,甚至浮肿,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继发于心脏负荷过重,也是引起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出现ST-T改变。 3、孕妇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 胸导联R波代表心室负极过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是非常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胸导联R波从V1-V5出现降低或未增高的情况[8]。R波递增不良常见于病理情况,也可见于正常变异,正常人发生率为7%。 精彩推荐: 孕酮 葡萄胎 早孕反应 怀孕初期白带症状 胎盘成熟度
t波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改变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观察心脏跳动的,运动引起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T波形态和方向性改变。性状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而对称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冠心病患者可超过0.5m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⑵心外膜缺血T波倒置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并且伴有QTc延长。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②QT间期延长;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⑶生理性T波倒置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②无QT间期延长;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iknow-pic.cdn.bcebos.com/0d338744ebf81a4c19442cd6d82a6059252da6b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d338744ebf81a4c19442cd6d82a6059252da6b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d338744ebf81a4c19442cd6d82a6059252da6bf"/>扩展资料T波异常临床意义当出现T波异常改变时需与临床资料结合考虑其意义。①无心血管疾病者,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睡眠不好等都可引起T波异常改变;②年轻人多考虑心肌炎症(但是也要考虑到交感神经亢进因素);③老年人多考虑为心肌缺血(冠心病、高血压,还有老年人心肌细胞自身老化及心肌纤维化的退行性变)。1、T波低平或倒置正常人T波振动的幅度有一波动范围,其方向与心室机动产生的波群一致。如果振幅低于正常,或与心室激动产生的波群方向相反,则称为T波低平或倒置。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急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心室肥大、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低钾血症、脑血管意外、体位改变等。2、T波高耸指T波异常高尖,T波振幅常达1.5mV以上。临床上常可见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数小时内)、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急性心包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高钾血症(T波高尖呈“帐篷”状)、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左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3、T波双峰正常体表心电图T波前支长,后支短,顶点靠近后支,后支回到基线较快,提示复极自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进行时,开始较慢,到达内膜时较快。当T波出现明显切迹时,称为T波双峰。临床见于右束支阻滞,右室负荷加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右室占优势的健康小儿;心肌缺血或伴左室肥大;某些中枢系统疾患、甲亢、酒精中毒。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4%B5%E5%9B%BET%E6%B3%A2%E6%94%B9%E5%8F%98/9503120?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心电图T波改变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t%E6%B3%A2/828645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T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