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巡航

时间:2025-03-26 13:07:25编辑:分享君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进展神速 中国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进展神速 中国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7月21日,美空军装备司令部公开发布了空射型高超音速常规打击武器项目(Hypersonic Conventional Strike Weapon, HCSW)工程研制合同招标预告。这份文件中的内容显示,美空军希望能够在2018财年第1季度(即2017年第4季度)授出一份合同,该合同将涵盖工程研制(EMD)阶段的全部工作。这意味着,美国空军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即将正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实际上,美国实施高超音速导弹为应用背景的演示验证项目由来已久。目前美军正在实施的最为主要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实际上是高速打击武器(HSSW)项目,而该项目包括“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演示验证项目”(HAWC)和“战术助推滑翔项目”(TBG)两个子项目,分别是开展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和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技术的飞行演示验证工作。根据高速打击武器项目的进度安排,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预先研究阶段。美国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已超过半个多世纪,图为美国X-51A“驭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然而,根据此次公布的文件中相关内容判断,美军如此心急开发的首型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型号采办将采取非常规的快速采办程序,有望在2020-2025年实现部署。考虑到当前高超音速导弹的导引头等关键技术还不够成熟,为降低技术风险、加快装备研制进度,近期公布的这份还招标预告明确指出,高超音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将采用GPS/INS复合制导方式和现货战斗部,并将采用高速打击武器(HSSW)项目的部分成熟技术。美国为何如此心急火燎地研制和部署这种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呢?美军给出的答案竟是因为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技术进步。美军认为,近年来,随着主要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技术领域取得快速进展,美国军方开始担忧在高超音速装备发展上被对手赶超,丧失对中俄的绝对技术优势。高超音速武器飞行示意图但事实上,由于目前只有美国建立起来“全球反导体系”,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研制高超音速武器都是为了保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一旦美军在高超音速武器加大投入,势必会在事实上加快在该领域的“军备竞赛”步伐。中俄等国家可能不得不继续投身到这类武器的研发中去,同时还需要加大反高超音速常规打击武器项目的技术开发。由于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可高达 5~10 马赫,再加上它的大机动飞行,即便雷达能发现和正确判别其飞行轨迹等参数,但留给指挥决策的时间最多只有 5~10 分钟,以目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那么,面对美军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的步步紧逼,中国有何防范的方法呢?业内专家认为,以上反导系统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难点,主要是针对陆基拦截平台而言,如果改用空基平台,情况就会有很大改观。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最为可行的方案就是在临近空间实施空基拦截。中国研制的临近空间浮空器想象图由于空基探测手段不受气象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可获得更远和更可靠的探测距离。同时在红外背景干净的空中,空基红外探测可以在很远距离上发现高超音速目标。不仅如此,由于导弹在巡航阶段会相对平稳,弹道稳定单一,所以拦截率会非常好。目前部署在临近空间的飞行器,其上面如果搭载侦察、预警、跟踪、制导等设备和拦击弹,对高超音速武器进行拦截,将会在理论层面变得容易的多。不过,上述这些设想目前大都还处在理论层面,也有少数已进入仿真或试验验证,但离真正实用化无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面对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方面的步步紧逼,本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原则,敌人有的我们也要有,中国破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同样加大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研制力度,这样才能在国家安全层面保持旗鼓相当的战略威慑。

我国服役两款高超音速导弹!

我国服役两款高超音速导弹!在导弹研发方面,中国“已与美国齐平,甚至已超越美国”。中国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据专家称导弹命中了南中国海移动靶标。中国试射的导弹为东风-21D和东风-26,射程分别为2000公里和4000公里。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比苏俄巡航导弹飞得更高、更快、更远,可突破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队的反导防御系统,迫使航空母舰只能与被打击目标保持很远距离,从而使舰载机联队无用武之地。但更严重的是,美国航母优势的另一大挑战在于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已列装两款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和东风-100。关于东风-17、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网上科普的已经够多了,特别是后两者,已成为中国的撒手锏,此处不再赘述。对于东风-17,因为出现了带保护罩的TEL发射车,以及可能要进行更换发动机的新型号。据技术动态,东风-17出现应用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音速强预冷技术并采用高超音速巡航弹道的升级版,这样就能实现射程猛增至少5倍的巨大进步,使其由中程弹道导弹,变身为洲际射程的巡航导弹,从而可打击全球目标,当然更可全球追踪猎杀航母。但东风-17仍然是一款高超音速水漂导弹,也是全世界最早服役的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的“锆石”只能算第二款。不过,在低弹道上,东风-100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款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使用先进技术研发的东风-1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采用的是双联发射车,据称末端速度超过5马赫,打击距离可达1500公里以上,是中国陆基打航母导弹的大威力低弹道远射程版。既然介绍说是高超音速导弹,那么东风-100的弹头就不会是常规的卵圆形,应该是有着很强中国特色的结构,该弹可能装备055万吨大驱。中国为何同时发展两款高超音速导弹承担中程打航母重任?分析来看,东风-17执行的是高弹道突袭任务,因为速度快弹道机动变化大,所以标准-2、标准-3与标准-6均无法拦截与跟踪,应该比东风-21D和东风-26更容易取得战果;而东风-100则执行的是低弹道的高超音速巡航突击模式,在该弹发起末端冲刺前,敌方一是无法发现,二是当发现后也没有反应时间更无法拦截,再加上发射载具至少在1500公里外有利于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因此命中率可谓是100%。在两种高低弹道高超音速导弹的夹击下,没有航母能够幸免于难。在已知的中国4型超远程打航母导弹中,如果说东风-21D和东风-26采用常规模式,敌方能发现能跟踪但却无法拦截的话,那么东风-17和东风-100就是让敌方既无法跟踪更无法拦截的型号,所有的拦截系统只能望弹兴叹。正如外媒评论所说,中国新型反舰武器的真正实力尚不得而知,但试射表明,美国航母可能很快就会失去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的这些试射都有最新的证据,表明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海上霸主的美国航母,可能很快就会遇到实质性的生存威胁,这对于两强此消彼长的全球力量对比是个明显信号。

普通超音速战斗机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可为什么只有在打开加力时才可做超音速巡航呢???

 超音速巡航能力,是要求飞机具有在发动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能在M1.5以上做超过30分钟的超音速飞行。
  目前的常规战斗机,只有打开加力时才能做超音速飞行,而且耗油量会猛增1-2倍。超音速飞行时间只有几分钟,而且机动性也较差。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飞机,可以克服以上不足,大大提高其作战效能:可以更快的速度飞抵战区执行任务;可以高速脱离战区摆脱敌机攻击;可以外推拦截线,使敌方轰炸机和攻击机在更远处被拦截;可以超音速状态发射导弹扩大攻击区。
  由此可见,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将是第四代战斗机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指标。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22就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那么怎么才能使战斗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呢?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采用先进的气动外形设计,使飞机的阻力尽量减少:翼身融合体技术就是一种,它能提高飞机的升阻比,减少超、跨音速波阻。二是采用性能先进的发动机,使发动机最大推力大,具有较好的速度特性。从目前研制的水平来看,最佳方案是选用小流量比加力涡扇发动机。
  美国的F-22飞机之所以具有真正有效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首先是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外形设计。主要内容有:翼身融合技术;大根梢比的切尖菱形机翼,前缘后掠角为42度,后缘前掠角为17度,襟翼前缘和主翼后缘均各带弧度;保形天线、保形武器舱和菱形进气道等等,这些设计使飞机气动外形干净光滑,气动阻力小。
  其次,是采用了先进的动力装置。该机装有两台F119加力涡扇发动机。由于发动机在设计中采用耐高温材料和先进热循环技术,将涡轮前燃气温度提高到1853-1923K,总增压比提高到25,因而产生的推力大(单台最大推力为104.5千牛(即为10663公斤)。使其有足够的剩余推力。同时,又因其流量比小(只有0.15-0.25),使其速度特性得到改善。不存在推力不够和过分耗油问题,所以,在不加力的情况下就可使飞机飞行速度达到超音速,而使它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上一篇:钢琴谱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