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自然是广泛受到国民关注的。
那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赢回一块块金牌的运动员们,也被球迷们熟知。
作为女乒第一代大魔王的邓亚萍,更是成为了球迷们心中永远的女神,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邓亚萍的魅力所在,除了她的球技,还有她那股不服输的劲,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她都不会轻易放弃,一次次用实力证明自己。
退役之后,邓亚萍没有满足于以往的成绩,而是狂补文化知识,成为了奥运冠军里的“学霸”。
回看她的成长故事,就是现实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01 被省队劝退的“小个子”邓亚萍与乒乓球的缘分,来自于她的父亲邓大松。
邓大松曾经是河南省队的乒乓球运动员,退役之后曾经在省队当过一段时间的教练,之后转业成为了一名工人。
1973年,邓亚萍出生了,还在摇篮的她就经常被父亲带着去工人俱乐部,父亲一边打乒乓球一边照看她。
到了她四五岁的时候,邓大松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乒乓球训练,等她有了一定基础后就带她去文化宫练习。
邓亚萍虽然遗传了父亲的体育天赋,但她的身高条件并不好,个头比同龄人矮出一截。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邓亚萍对乒乓球的热爱,她从小就对洋娃娃和玩具不感兴趣,满脑子都是乒乓球。
在邓亚萍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邓大松都会接她去球馆练习乒乓球,风雨无阻。
在邓大松的严格训练下,邓亚萍的球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1982年,9岁的邓亚萍取得了全国业余体校分区比赛的单打冠军。
这次获奖让邓大松对女儿的乒乓球之路充满了信心,他把邓亚萍送到了河南省队接受专业训练。
当时邓亚萍身高不足一米三,步伐和臂展都受到了限制。
才过了半个月,省队就以邓亚萍的身高太矮为由,把她劝退了。
02 用实力征服偏见被省队劝退并没有让邓亚萍气馁,反而激起了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那些否定她的人后悔。
之后邓亚萍把训练重心放在如何克服自己身高劣势上,她在父亲的指导下,每天绑着三十斤的沙袋进行负重练习,不断训练自己的步伐。
为了让邓亚萍打球有更快的速度,邓大松还为她找了两个男性陪练。
不久,邓大松得知郑州市要成立乒乓球队,带队教练李凤朝是邓大松之前带过的学生。
邓大松马上找到李凤朝,希望他把邓亚萍收进市队。
李凤朝第一眼看邓亚萍也是嫌她身高太矮了,不过在他看了邓亚萍打球的气势后,还是决定留下她。
当时市队的条件是很艰苦的,训练场地在一个澡堂里面,女生住在女更衣室,男生住在男更衣室,就连李凤朝的办公室也在男更衣室里。
不过李凤朝对训练抓得很紧,他要求队员一个下午打14筐球,一筐200个球,而且要戴着沙袋打。
打完之后,还需要接着跑5圈。
这样的训练强度甚至比国家队还要大,但是邓亚萍和队友们都扛了下来。
事实证明,一切付出都是有回报的。郑州市队出去打比赛,22场赢了18场。
1982年10月底,邓亚萍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一口气拿了两个冠军。
邓亚萍出色的表现让河南省队大感震惊,他们后悔了当初的决定,希望邓亚萍能回到省队。
不过李凤朝并不放心把邓亚萍交给省队,害怕邓亚萍再一次遭到冷落,他没有轻易答应。
直到1986年,关毅担任河南省队总教练,他是一位十分惜才的教练,多次出面请求把邓亚萍借调给省队。
最后,李凤朝为了邓亚萍的前途着想,同意让邓亚萍代表河南省队参加全国乒协杯比赛。
在这次比赛中,邓亚萍大放异彩,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团体冠军。
这也让国家队教练张燮林注意到了这个个子不高,气势却很强的姑娘。
1986年10月,邓亚萍再次代表河南省队参加全国锦标赛,并且一路打进了决赛。
这次比赛让很多球迷认识了邓亚萍,在决赛当天,几乎所有球迷都是冲着邓亚萍去的。
年仅13岁的邓亚萍最终不负众望,夺得了团体和单打冠军,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再次获得全国青年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国家队教练张燮林十分看好邓亚萍,希望能把她招进国家队。
关于邓亚萍能否进入国家队,国乒的教练们开了三次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仍然围绕邓亚萍的身高劣势。
张燮林详细记录了邓亚萍的比赛数据,在第三次会议中,他以数据为支撑分析了邓亚萍的优势,终于说服了反对的声音。
就这样,邓亚萍终于来到了国家队,为自己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03 当之无愧的乒乓女王不过进了国家队之后,邓亚萍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不仅没有教练想要带她,队友们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最后,邓亚萍归入了张燮林门下。
1989年,16岁的邓亚萍跟乔红搭档参加世锦赛,这对不被看好的“最差组合”一举夺得了冠军。
这是邓亚萍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之后邓亚萍一路开挂,身高仅1米55的她,打出了让对手折服的气势。她的球又快又狠,稳稳掌控着比赛的节奏。
1992年,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拿下了女单、女双的冠军。当时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画面。
萨马兰奇对邓亚萍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一个自身条件并不好的女孩,能够长久称霸女子乒坛,这就是奥运精神的最佳诠释。
邓亚萍14年的乒坛生涯一共拿下了18个世界冠军,在乒坛排名榜上连续8年稳坐世界第一,成为了第一代女乒“大魔王”。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统领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这段时间也被称为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04 “学霸”邓亚萍1997年,邓亚萍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上获得乒乓球女单、女双、团体三项冠军后,逐渐淡出国家队,进入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英语。
1998年,邓亚萍回国备战曼谷亚运会,不过由于国乒已经有了新鲜血液,邓亚萍把比赛机会让给了接班人。
同年,邓亚萍正式宣布退役。这一年,她25岁。
退役之后,邓亚萍恶补文化知识,拿下了清华大学英语学士学位,之后又获得了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抛开冠军光环,邓亚萍化身为“学霸”,弥补了当初因为训练而落下了文化知识的遗憾。
除了事业和学业,邓亚萍的爱情也收获了结晶。
她的爱人是曾经的国家队男乒乓球员林志刚,两人相识相恋于国家队。
不过因为害怕谈恋爱会影响邓亚萍的成绩,国家队当时还把林志刚调到了广东队。之后,邓亚萍和林志刚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地下恋情。
1997年,邓亚萍和林志刚分手,分手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女球迷插足。
到了2001年,邓亚萍出国到诺丁汉大学留学,两人在国外重逢,再续前缘。
2004年,两人结婚。2006年,邓亚萍生下了儿子林瀚铭。
如今的邓亚萍依旧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身上也多了很多职务。她依旧热爱着乒乓球,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广体育运动。
虽然关于她的负面新闻时有出现,但这并不影响她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人们永远记得这个刻苦、努力、倔强的“小个子乒乓女王”。
回看邓亚萍的成功之路,她身上永远有一股劲,永远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突破自己,最终成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邓亚萍在自己的个人作品《心力》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界上每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失败者,也没有天生的赢家。能力可以锻炼,心理同样可以锻炼。”
从运动员的逆袭,到去剑桥读书,再到去企业工作,从职场到家庭,她每走一步都十分用心,所以才会收获不一样的成绩。
也许,这就是奥利匹克精神在一个人身上的完美呈现。
命运永远把握在自己手里。
去奋斗,去发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