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甲戌年有:1694年、1754年、1814年、1874年。
清朝(1636年-1912年),甲戌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干支历法纪年里六十组中的一个年份,顺序为第11位,它的前一个年份为癸酉年,后一个年份为乙亥年。
具体算法是,年份数除以60余14,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1,除以12的余数是1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甲戌年”。
比如1574年、1634年、1694年、1754年、1814年、1874年、1934年、1994年等都是甲戌年。
所以,清朝的甲戌年有:1694年、1754年、1814年、1874年。
清朝甲戌年是哪一年
1736年雍正驾崩,弘历即位,改元乾隆。甲戌离我们最近的是1994年,也就是狗年。同样的天干地支组合到一起,要等60年。也就是远一点的甲戌年依次是:1934年,再远一点的是1874年,当然还有1814年,根据乾隆即位时间,因此是17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