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患者是一个女性,45岁,个性很开朗,身材比较健壮,一坐到我门诊椅子上的时候就开始不停的说她的遭遇。
“大夫啊,我两手手麻两年了,干点儿活就麻,累着了麻好几天,不累到还能好点儿。这两年到处看啊,针灸啊、拔罐儿啊、贴膏药啊啥都试了,到哈尔滨也看了,做核磁说我是颈椎病,一顿吃药啊,钱花老鼻子了,就是不好使!还是麻,我都不能工作了,我今天是陪别人看病顺路来看看,我都准备放弃治疗了。这是我在哈尔滨做的检查啥的,你给看看呗!”
一看就是个好沟通的主儿,而且一直也在治疗,检查资料带的也全面,我先告诉她休息休息,嘴太快了,我有点儿接受不住。按照我的习惯,我把她做的核磁片子、化验都仔细看了一遍,确实有颈椎病,但是不重 ,不至于导致双手麻木!我看了看她带来的药物,也都是神经营养、活血化瘀的药物,没什么特殊用药。
之后我开始给她做了一个全面的查体:颈椎活动正常、椎体周边肌肉没有压痛、肩背部肌肉止点压痛存在但是非常轻、双上肢肌力良好、病理反射阴性、血运正常,当时为了排除腕管卡压导致的神经损伤,我给她做了腕部神经的Tinel试验,双侧均是阴性。
当时我心想,不至于啊,难道是一个典型的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更年期导致她的神经麻木?
之后我开始详细问她的个人情况:经期正常,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管疾病,几乎不运动,基本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农村女性的情况。
我开始头疼了,为什么呢?找不到原因啊?为什么这样一个相对健康的女性,她的双手就会麻木呢?还有哪儿我没考虑到的吗?我开始仔细回忆这个老大姐的主诉和查体,突然我想到一个问题,
我问她:“您说工作累就麻木加重,是吧?您是什么工作?”
她的回答是:“我给馒头店打工,我就负责揉面,咋地啦?”
我仿佛找到了宝贝一样,赶紧告诉她,很有可能是她这个工作导致的麻木,和她沟通以后给她申请了一个上肢的肌电图检查, 结果和我想的一样,她的麻木来自我考虑过的一种疾病---腕管综合征!(大家看上图就会明白面案这个工作对于腕关节的压力刺激是多么大了)
之所以出现查体没有症状而肌电图有表现正是由于肌电图的特点是反应异常比查体或者症状要早,而且虽然这位老大姐症状比较困扰她,但是神经卡压的却不重。
知道了原因以后,治疗就相对简单了,告诉她了注意事项以后,老大姐开心的回家去了。
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就是看病不仅仅是看症状,看片子,患者的工作性质、性别、是否运动、是否有原发病等等原因,都很有可能是患者疾病的来源,问明白这些对于患者疾病的判断意义比较重大。
接下来,谢医生就从这几方面给大家科普一下您到医院与医生沟通自己问题的时候,或者是网络问诊的时候,最好介绍一下自己的这些自然情况的重要性。
网络问诊的时候,您最好首先介绍下自己的年龄和性别现实当中看病当然不需要介绍自己的年龄和性别,因为挂号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信息体现,但是在网络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上来就提问题,不说自己的年龄和性别,这样对于判断疾病的原因是有影响的。
比如一个患者,她出现了明显的关节疼痛并且存在明显的后背疼、周身关节都不舒服,年龄超过45岁,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考虑是否是围绝经期综合症的表现。如果是老年男性我们就要考虑是否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如果年龄比较小,那么无论男女我们要考虑是否有风湿、类风湿的可能性。
为什么要介绍下自己的工作呢?我们还是需要拿病情来举例,比如有一个患者主诉脖子疼,那么您如果是长时间的电脑前的伏案工作者,又比如是会计或者是出纳,这样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人群,很有可能因为您的工作性质是导致您发病的原因。您首先跟医生介绍一下您的工作性质,更可能会更快的帮助医生判断您的病情。
又比如一个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如果您是一个送快递的小哥需要长时间的、快速的行走,又比如是一个经常需要上下楼梯的船员,又或者是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每天都要需要承重很大的重量,那么您先跟医生介绍一下您的工作性质,也会帮助医生判断您的病情。
而且当明确了您的病情诊断以后,医生也会根据您工作的性质给您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尽量减轻在工作当中的负担,比如做一做颈椎的保护操,或者长时间行走的人群带一个护膝帮助稳定关节等。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负责揉面工作的老大姐,如果她能在很多地方看病的时候说明自己的工作性质,很有可能就不会走这么多的弯路,花了不少钱,吃了不少药,但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做的都是无用功。
是否运动对于医生判断病情也很关键谢医生反复的在科普文章和问答当中提到“运动是良医,但是运动不是神医,运动是把双刃剑!”运动在带给我们身体健康以及身心愉悦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伤病和问题。
现在由于运动的普及,大量的人群认为运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说在临床上也出现了很多的运动损伤病人,比如很多人在打篮球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半月板的损伤、出现了韧带周围的炎症,比如很多老年人在长时间的徒步过程当中出现了关节软骨的磨损,有很多人因为过量的运动出现了关节的积液,那么所有这些人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膝关节疼痛。
那么如果在就医时您能及时的告知医生,您喜爱什么样的运动、具体运动的量、运动的时间,是否在运动中受过伤,那么可能简单的几句话就会帮助医生快速的帮助您判断病情。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病史对于医生诊疗很关键我们还是拿膝关节疼痛的患者来举例,当医生给您问诊、查体以及做了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的关节问题需要进行治疗的时候,尤其是需要进行一些穿刺性的治疗的时候,血糖就会对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不好,那么可能医生会不能给您进行关节穿刺这样的有感染风险的治疗,可能就会影响您治疗的效果,此时您再去寻求糖尿病科医生帮助控制血糖,可能会延误您治疗的时间,是吧?
那么如果您能在看病的早期,就跟医生沟通您的血糖问题,而且配合医生积极的控制血糖,这样可以控制血糖与治疗关节问题并驾齐驱,既不会延误您的病情,也不会耽误您治疗的时间,这是不是很重要呢?
给悟空问答或者头条提问健康问题的诸位朋友一点点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我进入头条问答两个月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回答起来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这些问题共同的特点就是仅仅说了症状,因为很多患者不懂自己是什么样的疾病,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作为医生非常想在您的问答当中给您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但是这样简单的信息,根本无法了解全面,可以说对您的提问只能是泛泛的解答,这样给的建议有时候是不彻底的,可能是无用的!
那么如果您想咨询一些问题,或者想在网络中寻求帮助的时候,您是否能在提问当中写明您的性别、年龄、是否运动以及是否有外伤史呢这些基本资料呢?因为毕竟网络问诊或者网络问答不是面对面的见面的诊疗活动,不能正确的了解您的一些其他信息。
头条提问的字数限制是40字,我觉得已经足够提供相应信息了,下面给您举几个例子您看看如何?是不是更好?
“女性,50岁,已经绝,无外伤史,基本不运动,周身疼痛,怎么办?”
“男性,25岁,喜爱打篮球,一个月前扭伤左膝,肿痛不缓解,怎么办?”
“女性,26岁,长期伏案工作,脖子疼痛,右手麻木,请问我该怎么办?”
这样是不是会更好的帮助您解决问题,提供建议呢?
如果您是医生,您觉得呢?
总结医生看病看的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体,绝对不是一张核磁片子、一张化验单就能判断一个患者的病情。
请您在网络上或者现实中寻求医疗帮助的时候,一定知道要提供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点信息可能仅仅是几句话就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一点就很可能更好的帮助您配合医生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并能从我的文章中有所收获,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