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2018年2月,山东大学共有8个校区,分别是:
1、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2、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3、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4、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5、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6、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
7、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8、山东大学青海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滨海路72号。
山东大学目前一共有8个校区,分别为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 、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 、兴隆山校区、威海校区、青岛校区。
中心校区
中心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学院设置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研究院、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晶体材料研究所、环境研究院、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
2洪家楼校区
洪家楼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学院设置为: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3趵突泉校区
趵突泉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学院设置为:齐鲁医学部(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
4千佛山校区
千佛山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学院设置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体育学院。
5软件园校区
软件园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学院设置为: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6兴隆山校区
兴隆山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学院设置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齐鲁交通学院。
7威海校区
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学院设置为:东北亚学院、翻译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
8青岛校区
青岛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滨海路72号,学院设置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一个特点是哪个地方提供的条件优惠去哪里。
高校已经不是老早之前那种如中科大没地方要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香饽饽,不仅为当地提供人才,还能拉动经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搞笑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甚至是放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属于稀缺资源,更不要说山东大学这种重点高校,只要愿意建校区,周边地市都是抢着要,这个场面有点像地市在竞拍高校的落户,谁的价高,就和谁结婚。
所以,很多高校在原来么有地盘的情况下,纷纷往周边建设新校区,甚至更远的地方。一些重点高校在省会城市的,省会不会给太多优惠政策,尤其是土地,一个高校动不动就是近千亩土地,地方用来建房地产不知创收多少!所以,只能往外面建校区。
这就导致校区越建越偏,因为只有偏僻的地方才能有更优惠的政策,高校基本不考虑学生的就业、实习问题了。似乎有了校区,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山东大学大约就是如此,青岛的土地贵,说不定学校还得出资金建设;到了章丘一般属于交钥匙工程,当地把土地免费提供,并免费建设所有的硬件,应该还有老师的补贴,一般1-5年,按职称每年发放几万的补贴, 提供事业编制等等,?这些优惠条件都是发达的省市提供不了的。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放弃青岛这样的高教集中地地方,而选择章丘了。
山东大学在济南市区有6个校区,再加上由原来的威海分校升格而成的威海校区和今年刚刚启用的青岛校区,可谓是坐拥八校区,横跨三地市,人丁兴旺,家门有光。
可是“不当家不只柴米贵”,山大一直饱受校区分割所带来的办学成本高,学科融合难,资源效益低等问题的困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的校区,学校有10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办4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坐落于美丽滨城威海,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的校区,为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学校区之一,该校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山东大学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山东大学(威海)与山东大学各个校区级别相同,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
特色专业
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空间科学方向侧重于天文学与天体力学、空间环境;空间应用方向侧重于空间光学与微波遥感、卫星与天文导航。 本专业理工结合、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是一个专业交叉性强,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专业基础雄厚,在师资及教学实验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条件。设置有光电检测技术、光信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天文学、天体力学、空间环境导论等专业主干课程。
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探索。 材料物理专业提供物理学、材料科学、材料化学和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材料探索、制备与合成的思维与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物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探索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发展成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继续深造或在相应领域从事材料物理研究、教学、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
海洋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培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工艺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的高级人才,培养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领域或其它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驾驶技术、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