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民俗传说牛郎与织女这一天相会,不少情侣特意选择这天登记结婚步入婚姻殿堂。一本结婚证,不仅见证了了爱人的甜蜜岁月,也见证了他们组建家庭的决心。
不同时代的结婚证,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那么,泉州不同时期的结婚证都啥样?昨日,记者在泉州收藏家蔡其呈的展馆,见到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书。
清末
清末“坤书”据说是最完整的婚书,内有多折页。
结婚证一米长
一张红色薄纸,由于年代较久,纸面显得很脆弱,中间折痕处有些破洞。这是清光绪十四年的一张结婚证书,结婚日期为四月十三日。婚书的底色是桃红色,上面画着中国传统的龙凤呈祥,扉页竖排写有“夫妇齐眉”,后面写着“百年偕老”,结婚的时日,则以“乾造”和“坤造”表示。
这张红色婚书长约1米,宽30厘米。“清代没有正规的结婚证,这是亲家之间的凭证,这也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结婚证’。”蔡其呈说。
蔡其呈还收藏着另外一份清末的结婚证,但与清光绪年间的红色薄纸不同的是,这张结婚证的封面是彩色硬纸板制成的,中间大书“坤书”,字旁绘有七彩小人。据介绍,这种“坤书”其实是男方给女方的“聘书”,而一般认为“坤书”就是当时最为完整的结婚证书。
翻开“坤书”,里面写着“天地储祯,阴阳媲美,关雎叶乐,永偕伉俪”,表达了美好的祝愿,第二页写有男女双方相关信息,“后面的这些书法都是由身份较高的人写的,比如当时的乡长。”蔡其呈介绍。
民国时期
富贵而“诗意”
藏品中有一张晋江地区的结婚证,领证的时间是民国三十五年。这张证书是所有结婚证中最具古典诗词韵味的,内容也是最多、最复杂的一张。证书以橘色为底,上书“百年好合”,亲昵的比翼鸟、嬉戏的蝴蝶、恩爱的鸳鸯,图案用娇艳的牡丹串联起来,让这张结婚证书显得富贵而喜庆。
一般的结婚证书,只有男女主角的名字,而这张婚书上还记有证婚人、介绍人和主婚人的姓名,并且证婚人和主婚人均有两人。
细看之下还可发现结婚证正中央还印有《诗经》“桃花灼灼,宜室宜家”之类的诗句。
新中国成立后
时代烙印明显
记者发现,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婚证,证书的内容和格式也完全不同。
这时的结婚证,已经不再只是一张薄薄的纸,证书上的内容不再只和个人相关,还有县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的盖章,以及区长或市长的签名。一张1951年的结婚证上,就盖有“惠安县第九区人民政府”的红色印章,还有时任区长谢军的签名。
上世纪50年代初,结婚证很简单,没有绚丽的图案,只有正中央贴着夫妻合影的黑白照片。一张1955年的结婚证书上,能看到合影的照片上有一行“向社会主义前进”的字样。结婚证书还有当时的市长的签名。
1957年的一张结婚证,与1955年的结婚证又不一样。这张1957年的结婚证书上,上方正中央是国旗图案,四周花团锦簇。粉红色的婚书底色上写着“互敬互爱”。这时的结婚证书,颁发的单位变成了街道办事处。
另外一张1958年的结婚证上,除了和平鸽图案,稻穗、棉花成了主角,反映了农业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951年的结婚证,盖有惠安县第九区人民政府印章。
结婚证“变脸”
从“发奖状”到“领红本”
从1950年4月30日新中国首部《婚姻法》颁布至今,结婚证的样式已经变化很多次,“脸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一时期各地的样式不尽相同。
以前的结婚证基本都是一张和“奖状”差不多大的纸。1994年以后颁发的结婚证,外形类似护照,封面为红底金字,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婚证”字样,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从“牡丹花”到“防伪标”
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嫁习俗一般沿袭旧制。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而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
上世纪80年代的结婚证上,四周以麦穗为框,下面是大红花,上面是红旗簇拥着的《毛泽东选集》,远景是林立的工厂和烟囱、壮美的山川、水库及高压电网。
1955年的结婚证,上面还有市长的签名。
从“压箱底”到“法律文书”
1950年的结婚证,除了登记新人及证婚人等信息,更为突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婚姻确立形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结婚证上都印有一句简洁的口号。如在一张1954年的结婚证上,醒目地印着“自主自愿”四个粉红色的大字。到了“文革”期间,结婚证也带上了政治色彩,每张结婚证上都必有一段毛主席语录。
现在核发的结婚证,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由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结婚证的设计也由复杂的图案变为简单化,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方便结婚人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