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
详析: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
卢梭从其激进的社会政治观出发, 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忠于祖国, 能履行职责的公民。可是, 在现存的专制主义国家中, 人民的主权被摧毁, 人的天赋自由被践踏, 不平等达到了顶点。在这种国家中没有公民, 只有专制君主的臣民。因此, 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自然人”。这种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 而是社会状态中的自然人, 他们知道如何做人, 如何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
正如卢梭在第一卷中描写的那样:“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位置上”。
二、“自然教育”的作用——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卢梭认为, 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 人生来爱自由, 具有自爱心和同情心。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 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 让行人碰来撞去, 东弯西扭, 不久就弄死了。
在卢梭看来: 教育在塑造人的品性方面, 在改变人的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他在第一卷中写道:“我们生来是软弱的, 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 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 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 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因此, 我们必须使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如善良、博爱、怜悯、仁慈等本性, 防止产生一切有害的欲念, 如妒忌、贪婪、仇恨等。这样就可以达到增进人类幸福的目的。否则, 便会摧毁儿童的天性, 使他们成为“没有味, 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 乃至烂掉。
三、“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
卢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 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 即 “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 , 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 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自然的教育和人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 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与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相一致。只有依照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 根据儿童的能力和自然倾向进行恰当的教育, 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应从此原理产生。他在第二卷中写道:“真正自由的人, 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 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 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
根据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 卢梭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 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 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 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他写道:“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 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谨慎的人啊, 对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 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 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 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 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
四、“自然教育”的阶段
从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出发, 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 进行分阶段的教育。
第一阶段:婴儿时期的教育(出生到2岁〉
卢梭在第一卷中论述了婴儿时期的教育。他指出, 儿童在母亲怀中的时候, 没有任何心情, 没有任何思想, 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甚至觉察不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 教育应从出生开始。他写道:“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
卢梭强调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 , 以保证儿童具有 健康的体魄。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是否强壮, 主张从出生起, 就应对儿童进行体育锻炼, 促进儿童身体的自然发展, 增强体质, 养成抵抗疾病的能力, 为以后各时期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这种观点, 他反对对儿童娇生惯养, 要求选择好的保姆和采取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 如清淡的素食、衣服要宽松、多呼吸乡村的新鲜空气,洗冷水浴等。与此同时,卢梭也非常重视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主张帮助儿童发展感官,培养儿童勇敢的精神。
第二阶段:儿童时期的教育 (2-12 岁〉
卢梭在第二卷中论述了儿童时期的教育。他认为, 儿童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 儿童的智力还处在感性阶段记忆力还带有感性的特点还不能接受观念, 只能接受形象还没有理性。因此这一时期的智育和德育应是消极的。他写道: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当心灵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 而且, 在辽阔的思想的原野中,它也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 基于这种认识,卢梭反对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律灌输宗教道德信条,学习单纯书本知识的弊端, 提出此期的智育和德育不应操之过急 , 要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第三阶段:少年时期的教育 (12-15 岁〉
卢梭在第三卷中论述了少年时期的教育。 他认为,少年时期的孩子, 身体强壮起来, 理性开始发达, 对事物有了初步辨别的能力, 并通过感宫的感受获得了一些经验, 因此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使儿童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各种知识。
第四阶段:青年时期的教育 (15-20 岁〉
卢梭在第四卷中论述了青年时期的教育。 他认为, 青年从15-20岁起欲念日益增长, 处于狂风暴雨似的转变时期, 应主要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
卢梭认为, 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 防止产生妒忌、贪婪、仇恨以及所有一切有毒害的欲念 道德教育的途径是通过人去研究社会, 通过社会去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