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点之间,面积 6.2 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0,首府为朗伊尔城,现为挪威代管。
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位于北极地区的群岛,是挪威最北界国土范围的属地,它坐落在欧洲大陆北方,于挪威大陆与北极点两者之间。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以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为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一半,首府朗伊尔城在该岛西岸。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居民约3000人。
中国政府于1925年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条约”,因此至今中国公民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科学和生产等活动。依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2004年在此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开展北极科考
简介
行政区划上,斯瓦尔巴群岛独立于挪威本土的19个郡,为一非建制地区。群岛的最高行政首长为挪威政府委派的斯瓦尔巴总督。2002年,冷岸群岛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建立了一个民选地区议会,其职能与挪威本土之市议会相当。其他的居住地、研究基地,则有研究中心新奥尔松,采矿基地斯维格卢瓦,以及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的采矿聚落巴伦支堡。此外,冷岸群岛群岛也是有常驻平民人口的人类聚居地当中最北的。比冷岸群岛群岛更北的人类聚居地无常住人口,只有轮替工作的研究人员。
斯瓦尔巴群岛
在17-18世纪,此地被当作捕鲸站使用,但其后遭废弃。20世纪初,开始有人开采冷岸群岛群岛上的煤矿,形成了数个永久聚居地。1920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确认了挪威对此地的主权,而1925年通过的《斯瓦尔巴法令》则确立了此地作为挪威王国一部分,且为自由贸易园区及非军事区的身份。现时,该地只有一家挪威国营公司及一家俄罗斯国营公司在此采煤。另外,因斯瓦尔巴大学中心及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皆坐落于此,研究和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重要辅助工业。群岛上所有聚居地并无道路连接,交通主要以雪地摩托车、船只及航空器为主。斯瓦尔巴朗伊尔机场为冷岸群岛唯一一个机场,也是当地主要对外门户。
历史沿革
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在12世纪由挪威人最早发现,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1920年,《斯瓦尔巴条约》的签订,将整个群岛的主权 划给挪威。根据条约规定,所有签字国的公民在斯瓦尔巴拥有平等的经商权;同时该群岛维持军备废除状态,责成挪威保护岛上居民安全及独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
据《冰岛编年史》载,发现于1194年;但在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与海姆斯凯尔克于1596年6月再次发现之前,未为人知。早在1611年,荷兰、英国的捕鲸船即曾来此,其后法国、汉撒同盟、丹麦与挪威的捕鲸船亦相继来到,他们为争夺捕鲸权发生纠纷。最后在海岸画分势力范围,以此结束彼此的冲突。俄国人在1715年前到来。
1920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将冷岸群岛群岛的疆域定为北纬74°到81°、东经10°到35°之间的所有岛屿、坻和礁。冷岸群岛共占地61,022平方公里,其中最大岛斯匹兹卑尔根岛面积占全群岛一半以上。除了在熊岛和希望岛上的气象站外,所有人类聚居地皆位于最大岛斯匹兹卑尔根岛。业权方面,挪威政府拥有冷岸群岛95.2%的土地。
由于位于北极圈内,此地冬季有84至128天的极夜,而夏季则有99至141天的极昼。冷岸群岛60%的领土被冰川覆盖,另外有30%为荒地,余下10%则有植物覆盖。矿藏有煤、磷灰石、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沿海盛产海象、海豹、北极狐、鲸等。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整个地区包括将近5,000头北极熊,超过了居民的数量。 斯瓦尔巴群岛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712米。沿岸多峡湾。地处北极圈内,气候寒冷